#001:你好,数字货币
自2008年比特币问世至今,数字货币似乎变得不那么稀奇。比特币被誉为区块链的鼻祖,而中本聪就像一位圣人,打开了通往虚拟世界的潘多拉魔盒。
随着以太坊的问世,每个人都可以基于智能合约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不过用以太坊自己的话来说,这并不是数字货币,而是ERC-20。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偏差?对于什么都不懂的人而言,数字货币(虚拟货币)= ERC-20。
现很多与区块链相关的媒体都在大肆宣传和教学如何创建自己的数字货币,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创建。可能还是剽窃别人的。
我姑且将ERC-20称之为通证,它是区别数字货币的一种形态。通证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波动性大,没有强烈的共识。而共识恰恰就是区块链中最重要的东西。比特币能够到达如今的价格,核心原因就是共识。
数字货币和传统货币一样,都需要一个可信的中央机构来发行。只不过区块链上的中央机构是代码。代码决定该货币的供应量,流通数量是多少。共识决定它能到达怎么样的高度。
数字货币的固定供应量注定它无法成为一个可信的交易媒介。现在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超过11万美元,但是你不能想象的是在前两年它的价格仅仅为几万美元。强烈的高波动性使得比特币只能成为投资品,而不是真正的交易媒介。毕竟没有人会拿着比特币去买汉堡(尽管在比特币刚问世的时候有人拿1万枚比特币购买过汉堡)
很多人都会把比特币视为数字黄金,甚至比黄金地位更高。不过它与黄金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虚拟性。黄金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属,而比特币只是一串代码。曾经有很多人会害怕如果全球大停电,比特币还有价值吗?或者出现一直新的互联网协议,比特币还会存在吗?如果有一天比特币挖完了会怎么办呢?诸多问题就导致它只能被少数人投资,被冠名为高风险资产。
当然,黄金和比特币都有共同的特征,也就是共识性。黄金的共识是自古以来,经过历史的检验,而比特币的共识是由于它固定的供应量。不妨想一想如果比特币的总量是无限的,那么它还会有价值吗?
人们总是趋向于投资稀缺的东西,尽管在比特币问世后也出现了其他的虚拟货币,但是它们最终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不可否认的是出现了很多惊为天人的数字货币,它们都自诩为超越比特币而诞生的,但是却始终没有撼动比特币的霸主地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共识!
想象一下,如果你发明了一项新的技术,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们都会记得你,而后的第二个,第三个人会有人记得吗?人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君主是朱元璋,但是第二位和第三位呢?如果不是专门学历史的,有又谁知道呢?共识是虚拟世界里面最强大的叙事。
很多项目在问世之初都会大肆宣传自己有多么先进,多么有革命性。这不就是在叙述自己的共识吗?
尽管数字货币发展如此迅速,却始终没有任何一个币超越比特币。其原因你或许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