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为什么,区块链

8 min

2009年中本聪开发的比特币被誉为货币资金的一次变革,而以太坊智能合约的提出则导致区块链真正的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进入大众的视野。

什么是区块链

提到区块链,很多人都会想到匿名电子现金。当然,匿名电子现金的产生正是比特币的雏形。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的匿名电子现金协议主要依赖于称为 Chaumian 盲签名的密码学原语,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度隐私性的货币,但这些协议基本上未能获得关注,因为它们依赖于中心化中介。 后来以中本聪的比特币而结束。

区块链顾名思义就是以一条一条链构成。每个区块之间组成一种不可篡改的链条。比特币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区块储存在多个层次数据结构中。一个区块的哈希实际上只是区块头的哈希,区块头的哈希是一段约为200字节的数据,包含时间戳、随机数、上个区块的哈希和默克尔树根的哈希。默克尔树根是一种二叉树结构,由一组叶节点,一组中间节点和一个根节点组成,其中任何节点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整个默克尔树根的变动。

这使得攻击者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才能达到他想要的结果,获得的利润甚至没有挖矿的多。

默克尔树 左图为默克尔树根的举例

右图为试图篡改默克尔树根的任意节点导致整个默克尔树根的改变

区块链特征

去中心化

区块链不是由某个人,也不是由某个公司机构运营,而是由无数个节点运营。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这场革命。每个人都能够搭建自己的节点进行挖矿获得不菲的收益。

诚实节点控制着绝大部分,但其中也不乏存在虚假节点。不过好在它们并没有控制51%的诚实节点。

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遵守最长链原则。如果矿工A与矿工B都在同一时间挖到不同的区块,这并不会导致会形成两个不同的区块链。这只会导致一种临时的分叉,矿工A的后面会跟着其他的矿工,矿工B的后面也会跟着其他的矿工。由于区块链遵循的是最长链原则(即哪条链最终积累了最多的工作量证明),这是一场公平的竞赛。矿工A可能位于网络便利的地方,它广播出去的出块信息被更多的节点得知,从而很多块都跟随在它之后,那么矿工A获胜。

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攻击者如果要篡改某个区块,必然要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节点(51%攻击)。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台计算机能够产生巨大的算力。如果真的有人能够篡改它,那么攻击者可能来自未来。

匿名性

区块链账户是由一组公钥和一组私钥组成。一个公钥对应一个私钥。上面不会显示你来自哪里,你参与过哪些活动。

它只会知道你做过什么交易,即一笔BTC发送到何地址。当然如果你在社交平台上公布你的地址,那么就另当别论。

在尝试泄露自己的地址前,请思考一下:区块链就是黑暗森林。

透明性

传统的银行账户基本上不会让我们普通人查看。如果银行内部人员偷偷的把你的钱转到另一个账号再转回来,你几乎是无法察觉的。甚至某些群体进行内幕交易,你也几乎无法察觉。

区块链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链上所做的任何内容都会被记录下来。还记得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去中心化账本吗?

一个题外话:很多meme币的产生都是因为这样。某个人发现一种币,发现它是某个出名的人发行的。你看,叙事不就来了吗?

区块链应用

既然有这么多非常好的特性,那么它的应用也极具前瞻性。

诚然,一个相反的结论可能会区块链的应用大多数都中心化的。这并不是我夸大其词,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一个合法的公司如果要进行区块链的开发离不开向政府申报的过程。其中涉及审计、安全报告等一系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那么是否违背去中心化的初衷呢?

我无法做出任何回应。只能告诉你,与我们无关。你的信息仍然是只有你自己才能得知。但是如果你要进入区块链行业,你的信息自然是泄露的

区块链的应用仍然面临着中心化的约束。因为没有中心化你就无法判断他的可信度。

是不是很讽刺?

我们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自由而热烈
我们活在一个受监管的时代——透明的二次方

结语

区块链的产生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这个世界不再是由大陆,海峡构成。通过区块链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信息从南极洲传到北冰洋。匿名电子现金可以抵抗传统银行发行的现金。

匿名也存在着危险,链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黑客和各式各样的貔貅。在没有真正了解概念的时候请谨慎上链。

尽管区块链从2009年发展至今,它仍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整个前景依旧的无限的,前提是你足够聪明。